2023年12月14日晚,数字经济与法律系列直播第七讲新型货币战争的科技、市场、监管顺利举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深入剖析数字货币战争中的监管科技(RegTech)发展与金融竞争格局。
核心要点
- 监管科技是数字货币战争的「国防部」,需融合经济理论、区块链技术、法律科技等多学科支撑
- 美国通过TRISA/STRISA系统构建全球数字货币监管网络,实现穿透式监管
- 互链网技术推动金融基础设施重构,监管需从「制度监管」转向「技术监管」
- DeFi成为新型风险聚集地,传统监管手段失效催生链上监管科技
一、监管科技的新方向
新型监管需要多样科技支撑,包括经济金融理论(如数字货币区理论)、区块链科技(预言机、互链网)、法律科技(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人工智能(实时风险预警)等。
二、IMF模型揭示金融基础设施变革
IMF2020年10月报告指出,未来金融市场将以平台和互链网为中心,传统银行主导的模式将被颠覆。链操作系统、链数据库等新型基础设施正在替代传统云服务,形成「链云」架构。
三、监管网络与价值网络分离
当链从事交易与监管时,监管网络最好要和价值网络分开。监管网络需要更强大的设备,处理实时分析和监管要求。
四、熊猫模型:分层监管的技术实现
熊猫模型将监管网和交易网分开设计,交易网络负责价值流通,监管网络独立运行并实时监控。这种架构既能保证交易效率,又能满足合规要求。
五、脸书稳定币混合模型的启示
脸书稳定币采用「零售货币+批发链」混合模型:机构间交易使用区块链,机构内部保留传统金融系统。国际清算银行2020年4月报告指出,这种结构可简化系统设计并加快落地。
六、传统与新型监管科技对比
传统监管科技依赖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平台,而新型监管科技需要互链网、账本系统、预言机等技术。2020年中国监管科技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金融机构已在传统监管科技领域形成产业规模。
七、国外监管数据揭示趋势
1. 数字代币欺诈行为减少
数据显示,早期80%的数字货币欺诈来自项目方造假。2019年后,美国通过严监管使合规交易所增多,项目方欺诈显著下降。
2. 比特币交易风险持续降低
比特币高风险交易量和交易值呈下降趋势,蓝色(安全)交易占比提升。美国通过新型监管科技使比特币洗钱难度加大,暗网已逐步弃用比特币。
比特币交易风险数据进一步验证了监管有效性:随着时间推移,红色(洗钱)交易占比持续缩减,监管科技实现了对链上交易的精准识别。
3. 监管规避导致交易渠道转移
监管加强后,75%的交易转向个人钱包以规避监管,仅25%经合规交易所可被直接追踪。但监管科技通过链上数据分析,仍能掌握资金流向。
4. 数字代币交易隐蔽性增强
公开交易所交易量占比下降,但交易额较小。越来越多的交易通过场外点对点方式进行,传统监管手段面临挑战。
5. 旅行规则下的跨境交易风险
旅行规则将交易分为国内、跨境、国际和全球四个区域。数据显示,44%的跨境支付流向高风险交易所,且呈现「红色到红色」聚集特征。
美国仅24%跨境支付经过有风险的国外交易所,监管科技通过TRISA系统建立VASP注册中心,实现了对全球交易所的监控。
世界所有交易所已被美国监管单位监视,紫色标识为洗钱单位,黄色为中心化组织,蓝色为合规交易所。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使每笔交易永久留痕。
6. DeFi成为主流风险事件来源
2021年起,DeFi事件增速显著,传统数字代币问题减少但DeFi成为新风险中心。黑客攻击和智能合约漏洞是主要诱因。
2021年主要安全事件集中于DeFi领域,凸显去中心化金融监管滞后问题。传统监管难以覆盖链上自治组织和智能合约风险。
数据显示,大部分数字资产安全事件均与DeFi相关,涉及智能合约漏洞、闪电贷攻击等新型风险形式。
八、新型监管系统:TRISA与STRISA
1. TRISA系统执行FATF旅行规则
TRISA(Travel Rule Information Sharing Alliance)是全球首个嵌入式监管网络,要求数字资产服务商(VASP)注册并共享交易数据,形成可追溯的监管链条。
2. STRISA系统实现全面监管
STRISA(Secure Travel Rule Information Sharing Architecture)在TRISA基础上增加个人钱包追踪功能,实现「机构+个人」双向穿透式监管,弥补了TRISA仅覆盖机构交易的漏洞。
九、区块链数据湖(BDL):监管科技的基础设施
BDL通过网络协议连接不同区块链系统,将链上数据传输至后台大数据平台进行集中分析。支持多中心化监管,实现对交易路径的全程追踪。
十、后台BDL监管系统分析交易路径
STRISA系统连接BDL数据湖后,可对交易路径进行深度分析,确保所有链上交易被完整追踪。中心化多中心系统设计平衡了监管效率与数据隐私。
结语
数字货币战争的本质是金融基础设施与监管科技的竞争。中国需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互链网技术体系和监管科技生态,在数字经济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