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数字货币市场监管挑战与新型监管科技战略构建
本文分析数字货币市场监管挑战,探讨TRISA/STRISA系统及区块链数据湖等新型监管科技,解析其在欺诈治理、洗钱防控、DeFi监管中的应用,构建全场景数字资产监管体系框架。
0
美国银行CEO称监管不明晰、需求有限,暂缓稳定币计划
7月17日,美国银行CEO布莱恩·罗伊尼汉在财报电话会议中重申对稳定币业务的审慎态度,指出监管框架不明确且市场需求不足。该行已完成稳定币技术储备,但强调业务推进需以监管明确性和市场需求为前提。
12
韩国拟将虚拟货币’币租赁’纳入股票级监管
7月22日,韩国金融监管机构拟将虚拟货币交易所'币租赁'服务纳入第二阶段立法,引入与股票市场同等监管措施。Upbit、Bithumb等平台现提供最高4倍担保价值的代币借贷服务,形成类股票卖空机制。因韩国虚拟资产市场90%为个人投资者,监管担忧高杠杆风险。专家建
15
欧洲加密货币监管紧迫性:货币主权保卫战与金融稳定的双重考量
欧洲加密货币渗透提速,疫情加速现金退潮与支付数字化。法国央行警示监管窗口期,防稳定币侵蚀货币主权,推进CBDC试点与MiCA立法,以“主权优先”平衡创新与金融稳定。
0
StarkWare CEO:比特币兼具货币属性与非货币现状,预测最终将实现货币化应用
7月25日,StarkWare首席执行官Eli Ben-Sasson在社交媒体上指出,比特币兼具货币属性与非货币现状。其既具备价值存储和去中心化信任机制,但因价格波动性及支付场景渗透率不足,尚未成为主流交易媒介。该人士预测,比特币最终将实现货币化应用。
7
胡志浩:稳定币监管需匹配公共品属性 强调风险防控与数字经济发展平衡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胡志浩在经济日报撰文指出,稳定币监管需与其公共品属性匹配。历史案例显示,USDT在2017年曾因储备真实性争议引发信任危机;USDC于2023年3月受硅谷银行破产波及,储备资产受损后遭遇挤兑。算法稳定币更因"死
10
张健华:稳定币具准货币属性需严格监管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张健华7月30日指出,稳定币虽不具备法定货币地位且非央行发行,但已具备多项货币功能属性,其"准货币"特性决定了必须实施显著高于普通投资品的监管标准。该论断明确了稳定币的监管必要性及严格程度。
8
香港《稳定币条例》全球首个全面监管框架助力稳定币生态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科7月31日指出,香港《稳定币条例》作为全球首个法币稳定币全面监管框架,其出台为全球稳定币政策制定树立了示范样本。该条例实施后,相关机构可快速将试点经验转化为实际产品,推动中国香港地区稳定币生态加速形成。同时,数字人民币与港元
8
美国GENIUS法案确立稳定币监管框架,境内发行者需严守储备金要求
美国GENIUS法案确立首个全面稳定币监管框架,要求境内发行者满足储备金、信息披露及制裁合规等严格标准,但未明确境外发行者监管细则。法案明确禁止稳定币发行方向持有者支付利息或收益,美国财政部预测美元稳定币市值将从当前2670亿美元扩张至2万亿美元。行业专家指出
6